10月15日中午,51吃瓜app邀请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浩琨老师在德正楼308会议室为第二十期分党校、青马班学员作题为“拒绝精神内耗——解读大学生的情绪密码”的主题党课。此次培训旨在帮助学员们读懂自身情绪,破解精神内耗困境,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与生活,为成长注入正向力量。
课程伊始,李浩琨老师用贴近大学生生活的“挤牙膏”问题为开篇,迅速拉近与学员的距离。她提出,生活中“挤牙膏该从中间挤还是尾部挤”的纠结、“做完决定后反复想‘要是当初选另一个就好了’”的犹豫,其实都是精神内耗的微小缩影,由此自然引出“大学生该如何直面并破解精神内耗”的核心议题,让学员们快速产生共鸣。
随后,李浩琨老师详细解读了“精神内耗”的核心含义,并结合大学生日常场景,将其简单分为四类:一是“纠结型内耗”,比如选选修课、定学习计划时反复权衡,迟迟无法行动;二是“自我否定型内耗”,考试失利、比赛受挫后,便全盘否定自己的能力;三是“怀疑型内耗”,做项目时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,甚至怀疑“自己是否适合做这件事”;四是“在意他人型内耗”,总纠结“同学刚才看我的眼神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”“我说那句话别人会不会觉得奇怪”,把精力浪费在他人的眼光里。
随后,通过对“精神内耗”的深入分析,她指出,大学生的精神内耗本质上源于“两股力量”的拉扯。一方面是“理想vs现实”的落差,比如想“每天背100个单词、刷2套题”,却总因拖延完不成,进而陷入焦虑;另一方面是“外界评价vs自我评价”的失衡,比如自己觉得“这次作业做得还不错”,但听到同学一句负面评价,就立刻推翻自我认知,陷入自我怀疑。
紧接着,她进一步拆解了精神内耗的两大核心成因。一是“高敏感的心”,这类同学对他人的语气、表情格外敏感,别人一句无心的话,容易在心里反复琢磨,放大负面感受;二是“聚光灯效应”,总觉得自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,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“不够好”,仿佛时刻有一盏灯照着自己,进而对自身行为过度苛责,加重内耗。
最后,李浩琨老师针对三类典型内耗人群,给出了“拒绝精神内耗”的具体方法,极具实操性:①针对“在人际关系中高敏感的你”:建议减少“过度解读”,遇到不确定的情况,与其自己纠结,不如直接坦诚沟通,比如“刚才你说那句话,我有点没太懂,是我哪里做得不对吗”,避免自己在心里“演小剧场”;②针对“有过多负面幻想的你”:她提出“聚焦当下”,当脑海里浮现“要是失败了怎么办”“别人会怎么笑我”等负面想法时,立刻把注意力拉回“现在该做什么”,比如“先把这道题解完”“先把这段文案写完”,用行动打破幻想;③针对“对自己有着很多要求的你”:她倡导“接纳不完美”,不用“必须、一定”给自己设限,比如把“我必须考第一名”换成“我尽力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就好”,减少对自己的苛责,给成长留足空间。
此次专题讲座,聚焦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,能够有效帮助51吃瓜app学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绪,学会有效应对压力,拒绝精神内耗,培养积极的生活和学习习惯,从而在心理健康层面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,在新时代的成长道路上展现青春活力与担当。
供稿:卓兴瑞,供图:郭潇悦
www.51chiguahu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51吃瓜app官方下载网站 51吃瓜app 51吃瓜app 制作、维护
中国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3号 (邮编:210023) 咨询电话:025-86718375